推出200條改革措施 成都青白江營商環境率先開啟6.0建設時代
人民網成都1月25日電 (趙祖樂)1月25日,《成都市青白江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200條措施》(以下簡稱《200條措施》)正式對外發布。這是成都市營商環境6.0版政策1月5日印發以來,首個發布的區(市)縣落地6.0版政策,標志著青白江區營商環境正式開啟6.0建設時代,傳遞出青白江區委區政府穩預期、強信心、增活力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從1.0版到6.0版,青白江區始終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迭代升級政策體系,先后經歷“建體系”“樹品牌”“強指標”“求突破”“再提升”“促發展”等過程,持續擦亮“青松辦”品牌,已累計推出1103項改革舉措。 “這次改革共推出200條措施,是結合我區企業需求量身定制的,涉及企業全生命周期中準入準營、要素獲取、通關貿易、法治保障和政務服務、企業服務、產業服務等14個重點領域。我們期待通過更優的政策、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務,助推更多企業在青白江成長壯大,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青白江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竇川表示。 堅持開放引領 對標國際通行標準,塑造國際貿易競爭新優勢 開放是青白江區的城市基因,也是青白江發展的最大優勢。站在“開放立區”的新起點上,要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和主動,就需要對標國際營商環境通行標準,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為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關環境,此次發布的《200條措施》在通關模式、流程、標準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對標改革措施,比如在創新通關模式方面提出,要在全國率先開展“內陸綜保區通關一體化”模式的基礎上,深化改革,探索推動港站一體區港聯動模式,促進中心站、鐵路口岸及綜保區等核心區域聯動發展,預計壓縮口岸貨物進口通關時間3小時以上,壓縮綜保區貨物進口通關時間24小時以上、出口通關時間36小時以上,每年將為綜保區出口企業節約通關物流費用近上千萬元;在優化全流程監管上,試點推動“即到即放”“一車兩態”“區間直轉”等模式落地,有效解決進出口貨物在綜保區卡口快速核放和不同狀態貨物在區內高效結轉問題。 基于貨物實際控貨權簽發的跨境多式聯運“一單制”系統集成改革,是近年來青白江區針對內陸跨境貿易企業融資率先推出的原創性改革。《200條措施》提出,將繼續推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打造“蓉貿通”數字金融平臺,在進口貿易領域試點開發政策性金融產品,以風險分擔方式幫助進口中小微貿易企業實現融資,增強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我們在全國率先探索出陸路運輸中的單證標準、操作規程、貨物安全、金融結算等領域的‘一單制’系統集成改革,不僅提升了成都國際班列外貿競爭力,也推動了成都國際班列從國際運輸通道向國際貿易通道轉變。”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多式聯運部客戶經理陳曉姝表示。 青白江區以通道促貿易,服務還不止于此。《200條措施》提出,將探索開展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區片區進口食品監管試點,建立進口食品一碼溯源系統,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將開展“跨境電子繳稅”試點,實現“跨境繳稅”“全程網上辦”,為境外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辦稅繳費體驗。
堅持數字賦能 智慧驅動服務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數字賦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可以加速提升城市產業競爭優勢和經濟治理效能。青白江區始終堅持以功能為中心項目為抓手組織經濟工作,《200條措施》提出,以推進項目管理服務精細化、信息化、智慧化為導向,搭建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推動項目管理服務數字化、智慧化,實現項目問題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2022年6月,青白江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中試產業基地,推動老工業基地“二次振興”。如今,青白江區中試產業正快速發展,《200條措施》提出,將支持中試產業人才引育,上線并推廣使用國際中試產業服務平臺。一方面,以城聚才、以才興產,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環節和中試產業全生命周期,制定中試產業人才目錄和人才隊伍建設10條措施;另一方面,上線國際中試產業服務平臺,通過運用先進數字技術,集聚中試產業各種要素資源,為項目找資金、資金投項目、項目找人才、人才進企業、企業出項目需求實現精準匹配,提升中試產業協同創新能力。“這種‘線上組合+線下承接’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資源流轉共享效率,打通科技轉化‘最后一公里’,促進科研與市場‘雙向奔赴’。”中試產投總經理張明勇表示。 加快營商環境數字化轉型,是營商環境建設新的價值導向。《200條措施》以數字化改革賦能驅動服務流程再造、規則重塑、方式變革,提出創新聯合報裝、聯合踏勘、聯合檢驗、聯合賬單、聯合繳費、聯合過戶“六聯辦·一站式”服務,建強“城市數據大腦”,堅持“大數據畫像+白名單賦能”,加速數據資源融合共享,支撐信貸融資、政策申報等企業服務智慧化創新。“我們將依托智慧蓉城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探索智慧政務、智慧稅務、智慧陸港等創新,推動形成營商環境智慧化服務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竇川表示。 堅持制度創新 激發更大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于制度創新,通過改革來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仔細翻閱《200條措施》,14個部分共200條,一條條措施不僅直接對標世界銀行最新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還帶有鮮明的“首創、率先、示范”特色亮點,其中體現特色類的101條措施就是最好的證明。 “體現特色類,簡單來說,就是指全面對標對表一流并結合我區實際,提出的具有全國首創、全省率先、示范引領性特質的青白江特色改革。”區審批和營商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秦鴻美介紹,這101條措施中含全國首創2條、全國率先2條、全省率先24條、全市率先8條、示范性65條。“相較以前的改革方案,這次涉及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更深,旨在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讓市場環境更加寬松公平,不斷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比如,青白江區在去年首創“一址一證”同業準入承諾制的基礎上,今年將擴大“一址一證”同業準入改革范圍,探索在小經營店備案事項上進行改革,預計可惠及2400余戶經營主體;聚焦解決商業綜合體、歷史建筑、廠區內部樓宇僅有大地址而無小地址、地址表述與現狀不符,導致企業辦照難的問題,將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經營主體住所“預備案”制度,只需產權人進行地址劃分備案,即可實現“一次備案、重復應用”;將圍繞推動存量土地資源與企業用地需求匹配,建立經營性用地資源及可招商產業用地資源“兩張圖”,并在全省率先將遺產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動產非公證繼承登記,進一步簡化辦事環節,提升登記便利度。 再比如,青白江區將破除中小企業僅因涉訴便融資困難的限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中小企業涉訴信息澄清機制,避免對中小企業正常貸款造成不利影響;將探索促進企業合規建設,在全省率先編制政府采購禁止事項摘錄、編制勞動用工風險防范指引,方便企業了解各類禁止事項和負面行為;將高質量運行四川省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成都國際鐵路港)中心,推廣蓉歐·國際知識產權大數據服務運營平臺服務券,支持兌現7大類43項服務。 一個個首創、一項項率先、一次次示范,是青白江區在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敢想敢試的真實寫照。
堅持服務至上 聚焦企業“關鍵小事”,用心解決其急難愁盼 營商環境無小事,任何一處看似并不起眼的“忽略”、一次有意無意的“漠不關心”,都會讓群眾望而卻步。青白江從解決企業群眾的“關鍵小事”入手,用心化解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力爭把每件小事辦實、把每項實事辦好,用心用情去贏得大家的認可。 為推進政務服務好辦快辦,青白江區將創新“1+N”證照聯辦、聯變融合服務模式,推出開辦物流公司、診所等精品“一件事”,實現更多事項準入即準營、承諾即準營。創新設立“云窗口”,運用遠程身份核驗、音視頻交互、屏幕共享等技術,實現資料預審、表單填寫、材料申報、信息核驗等“云”上辦理。探索撤銷登記“掌上辦”,推動掌上下載、提交撤銷登記申請資料,實現足不出戶、遠程辦理。 聚焦企業服務,《200條措施》積極推動更多服務探索和創新實踐,持續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比如,在暢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方面,常態化聯企紓困,全覆蓋收集問題、全閉環落實整改,并試點推行“企業管家”服務,為企業提供融資分析、辦事咨詢、訴求反映等全方位貼身服務。比如,在強化對企政策支持方面,將對黃金行業探索包容審慎監管,研究制定促進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接續政策;同時,推進政策服務全過程直達快享,開發指尖上的“政策計算器”,推動企業經營情形與政策要素標簽匹配,實現精準快速查找,避免企業因對政策了解不全面,而“被動放棄”或“主動放棄”。 企業良好發展,法治可以發揮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200條措施》著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全國率先前置破產審查程序,首創《預可破說明》,建立涉企糾紛商會調解平臺,制定小微民營企業破產程序法檢協同機制,著力打造安商護企的陸港司法服務高地。探索建立實施綜合監管“一業一冊”告知制度,統籌開展“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減少監管執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打擾。推行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信用修復提醒函“兩書同達”機制,引導經營主體及時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探索行政指導融入行政處罰制度,逐步推動“無指導不處罰”。在生態環境領域探索給予合理的執法“觀察期”,優先采取教育提醒、勸導示范、警示告誡等柔性執法方式。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對經營主體而言須臾不可缺少。竇川表示,當前,開放的青白江正加速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建設,孕育著無限商機。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青白江將堅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處處彰顯營商環境”理念,努力為各類人才創業發展搭臺筑夢,讓各類經營主體放心投資、安心創業、順心發展。 本文來源:人民網責任編輯:袁春華 |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新內容